由国际预防自杀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创建设立,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为普及心理健康与科学干预相关知识,识别诱发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9月10日晚 ,学院健康教育中心邀请陈俊瑶老师在公教一北204召开预防自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学前教育系组织2023级各班心理委员以及各班宿舍长兼心理观察员参会。
伊始,陈俊瑶老师围绕自杀的定义及经典分类、哪些人群是自杀高危人群、哪些精神心理疾病易引起自杀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在讲座过程中,陈老师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解析了各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如何预防自杀行为,表示“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能拯救一条生命”。用充满共情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减少同学们初接触该领域可能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感,且有助于同学们更加积极思考,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用更豁然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从源头上给予预防,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讲座还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心理健康“技巧”,从情绪管理到压力释放,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到寻求专业帮助的途径等。显然,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对于预防自杀至关重要,而建立和完善心理支持也成为关键措施之一。
一起紧紧抓住“松开的手”,关于如何识别身边的人可能存在自杀倾向,以及如何给予有效帮助,包括耐心倾听、情感认同、赢得信任、专业援助、陪同就医等。陈老师向同学们强调,自我干预极其重要,当自身无法化解时,需要求助专业人士,比如主动寻求辅导员或校内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帮助,也可以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或门诊就诊,及时进行咨询与治疗。如果发现身边人可能出现轻生行为,家人或朋友应24小时看护,尽量让其到医院接受正规的医疗救助。
参会同学表示,通过此次讲座,更加意识到关心自己和他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更加关注身体健康,提高抗压力,培养乐观心态。本次心理健康讲座的成功举办,深入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地提升了有关预防自杀的意识,对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及维护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校园内营造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助力于构建更具关怀和支持的校园环境。
在世界预防自杀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举办这场讲座,带来希望与力量,也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心理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文字:邱艳华、谢雪玲
责任编辑:学前教育系媒体部
一审:雷乙
二审:谢夏冰
三审:翁秀琴